昨日,格力的一紙投訴信燃爆了空調界,投訴信指出奧克斯空調產品質量不合格,正直618來臨之際,這必將是對奧克斯帶來這重重一擊,先放下這次實名舉報事件,小白君先來和大家撈撈奧克斯是如何利用電商渠道營銷,擠進空調銷售排行版第三名的,能從一個小品牌做到如今的位置,奧克斯究竟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依靠電商平臺奧克斯似乎迎來了第二春
這兩年奧克斯雖然低調,卻在空調業務上悶聲發大財。空調收入一直在奧克斯的營業收入和毛利中占比接近80%。
低價的奧克斯在電商平臺如魚得水,2016年起,緣于渠道補庫存行情出現,奧克斯的銷量猛然暴增100%,此后加速不見緩,到了2018年底已經躋身一線,在格力和美的之后,成為行業三名。
銷售渠道方面,奧克斯空調電商渠道收入占比從2013年的3.7%攀升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55.5%,完美抓住了電商的紅利。
鄭堅江對電商模式極為推崇,他認為:“傳統的壓貨模式,完成規模再返利,存在巨大的風險,肯定會被新的商業模式顛覆。這種傳統模式將在2-3年內崩塌。奧克斯順應時勢,找準空調線下戰略,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新模式。”
而奧克斯通過互聯網嫁接傳統渠道,線上線下高度融合,規避人為因素。確保不亂價,不串貨,保證經銷商利益。
奧克斯的另一個數據似乎也印證了電商模式的優越性,在2012年到2017年的6年間,奧克斯空調的毛利率從11%提升至28%,已接近美的空調的29%,海爾空調的32%,格力的37%。
擁有讓同行羨慕的高周轉率也是奧克斯的典型特征,在上述時間內,奧克斯資產周轉率的最大值為1.64,最小值為1.05,中位數為1.39,而格力僅為0.63。
不過僅靠電商渠道是否能夠將成本壓縮至這么低,業內一直有聲音質疑。
董小姐這次有備而來,功課做得足,并且證據累累,似乎真的抓住了奧克斯在高速擴張和低價策略下質量上的一些小辮子。
并且這個時機抓的極準,正值618和空調銷售旺季,這一拳打在奧克斯的七寸上,如果鄭堅江接不住董小姐的這一招,奧克斯明面上的損失是小,對于聲譽的毀滅是巨大的。
董小姐此計一石二鳥,格力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僅增長2.49%;凈利潤同比僅增長1.62%。高速增長不再,業內一片質疑,此一役若是能成,既打擊了對手,又轉移了自己的尷尬。
空調市場已經是殘酷的存量競爭,你少賣一臺我就多賣一臺,所以董小姐自然不會客氣。
另一層面,格力的舉報在法律上并無不妥。
產品質量法第十條明確說明:任何人都有權向市場監管部門或相關部門舉報。
“任何人”自然包括競爭對手。
品牌互掐如果不是空穴來風,確實有監督市場的作用,否則企業同流合污,被蒙蔽的大概只有最弱勢的消費者。當年奶粉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少業內人士都知道有問題,但是利益聯盟已成,都閉口不說。
奧克斯的低價并不錯,中國的下沉市場覺醒發力,低價是競爭的利器,但是如果低價是以質量為犧牲,東窗事發是遲早的事情。
董小姐足夠挑剔直爽,這其實是家電行業的幸事。
更多你可能感興趣的資訊》》》》